佳博体育首页平台官网-正版APP 国内 时评 党建 省情 文化  原创  省委文件 新闻 政务 旅游 生态 体育 专题 图片 融媒     
 
站内检索   
您当前的位置 : 青海新闻网本网原创
青海互助:土地“托管代种” 特色种植成农民增收“新引擎”
作者:
发布时间:2024-10-07 16:00:11
编辑:崔永焘

  青海新闻网·大美青海客户端讯(记者 崔永焘 摄影报道)天气越来越凉,走进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红崖子沟乡老幼村“供港澳”蔬菜田里,红菜薹、娃娃菜、长腰白菜等特色露天蔬菜陆续进入采摘期,乡亲们正忙着采摘、打包、搬运、装车,争“鲜”上市。

蔬菜喜获丰收。
这么好的菜,就要被送往香港、澳门的餐桌了。

  “这是我们今年种植的第二批露天蔬菜了,已发放劳务工资4万余元。到目前为止,我们在特色露天蔬菜种植项目累计发放劳务工资近60万元了。”老幼村党支部书记杨润高兴地说。

  今年来,红崖子沟乡老幼村依托土地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,积极推进特色农作物产业高质量发展,通过政府引导、资源整合、群众参与的形式,立足村情实际,探索土地“托管代种”模式,大力发展以冬小麦为代表的特色农作物产业,同时积极尝试露天蔬菜种植,打破了红崖子沟乡传统农业技术低、收入低、农民参与度低的瓶颈,实现了种植规模化、农业现代化的目标,全乡农业产业实现扩规增效。

  土地“托管代种”就是在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,解决了“谁来种地、怎么种地”的问题,通过代耕代种、病虫害统防统治、秧苗统育统供等服务,把一家一户小生产融入了大生产之中,引领小农户走向现代农业。

  农业转型、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和土地“托管代种”面对当前农业发展新形势、新要求,老幼村探索出一条新的土地种植服务模式—“托管代种”,破解农村种地增收难题。

  “把土地托管给村上,什么都不用管,还可以到合作社打工挣钱,家里的年轻人也不会为种地的事情分心了。”老幼村村民杨绍元说,土地托管后,村里的700余名年轻人可以安心到城里去打工,一年下来,加上股份合作社的分工和打工挣的钱,人均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,真正尝到了“土地托管”的甜头。

  老幼村采取“党支部+合作社+农户”的发展模式,由党支部领办股份经济合作社,申请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项目,结合撂荒地整治,以“托管代种”模式,全面托管全村1700余亩耕地,实施特色农作物和露天蔬菜种植项目,共完成215亩冬小麦、600亩蚕豆、300亩油菜、150亩露天蔬菜种植任务,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,年产值达到70余万元。同时与广东省深圳市广大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签订了种植订单合同,通过“以销定产”模式完成260吨“供港澳”蔬菜销售,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5余万元,带动周边村社群众就地就近就业,实现在自家地里务工就业增收。

推荐阅读
烈士纪念日活动举行 陈刚等党政军领导出席
省政府党组会议和常务会议先后召开 吴晓军主持
青海建政以来最大跨流域调水工程实现全线通水
青海省出台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
省优秀民营企业 企业家拟表彰候选对象补充公示
青海省优秀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拟表彰对象公示
“三清单一证书”保证驻村轮换交接平稳有序
玉 树:打好惠农惠牧“组合拳”助力乡村振兴
24H热点
【亚运进行时】中国田径协会向多巴基地致信感谢
切阳什姐载誉归来
闪耀的不只是奖牌
“持续提升民生福祉” 浓缩幸福生活
星夜兼程 海拔3000米上的生命护航
【乡村振兴在青海】索南义西的新时代牧场
探秘青海冷湖天文观测基地
双节假期 青海旅游市场活力十足
三个古树群入选“百个最美古树群”
“青薯9号”荣登2022年度 全国马铃薯推广面积榜首
玛尔挡水电站库区复建工程拉勒路隧道顺利贯通
热点图片
【图说青海】“金蛋蛋”照亮乡村振兴路
【图说青海】“金蛋...
听,火车站的嘹亮“哨声”
听,火车站的嘹亮“...
【图说青海】西宁:假日商圈人气旺活力满
【图说青海】西宁:...
默守初心,只为心中一抹绿——记全国绿化劳动模范谢顺邦
默守初心,只为心中...
【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】“花样”度假日 “双节”新意足——国庆见闻⑤
【新时代 新征程 新...
城市公园,最美秋景等你来
城市公园,最美秋景...
【央媒看青海】水清、景美、人富足 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
【央媒看青海】水清...
“金蛋蛋”照亮乡村振兴路
“金蛋蛋”照亮乡村...
关于我们 | 法律顾问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方式
青海省互联网佳博体育首页平台官网-正版APP主办  版权所有:青海新闻网
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,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,违者依法必究
E-mail: 青海新闻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:63120170001 青ICP备19000163号 青公网安备 630号
 
img

青海互助:土地“托管代种” 特色种植成农民增收“新引擎”

青海新闻网
2024-10-07 16:00
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
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
img
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
img

青海互助:土地“托管代种” 特色种植成农民增收“新引擎”

青海新闻网
2024-10-07 04:00
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
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发送给朋友、保存图片

青海互助:土地“托管代种” 特色种植成农民增收“新引擎”

  • 2024-10-07 04:00:11
  • 来源:青海新闻网

  青海新闻网·大美青海客户端讯(记者 崔永焘 摄影报道)天气越来越凉,走进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红崖子沟乡老幼村“供港澳”蔬菜田里,红菜薹、娃娃菜、长腰白菜等特色露天蔬菜陆续进入采摘期,乡亲们正忙着采摘、打包、搬运、装车,争“鲜”上市。

蔬菜喜获丰收。
这么好的菜,就要被送往香港、澳门的餐桌了。

  “这是我们今年种植的第二批露天蔬菜了,已发放劳务工资4万余元。到目前为止,我们在特色露天蔬菜种植项目累计发放劳务工资近60万元了。”老幼村党支部书记杨润高兴地说。

  今年来,红崖子沟乡老幼村依托土地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,积极推进特色农作物产业高质量发展,通过政府引导、资源整合、群众参与的形式,立足村情实际,探索土地“托管代种”模式,大力发展以冬小麦为代表的特色农作物产业,同时积极尝试露天蔬菜种植,打破了红崖子沟乡传统农业技术低、收入低、农民参与度低的瓶颈,实现了种植规模化、农业现代化的目标,全乡农业产业实现扩规增效。

  土地“托管代种”就是在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,解决了“谁来种地、怎么种地”的问题,通过代耕代种、病虫害统防统治、秧苗统育统供等服务,把一家一户小生产融入了大生产之中,引领小农户走向现代农业。

  农业转型、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和土地“托管代种”面对当前农业发展新形势、新要求,老幼村探索出一条新的土地种植服务模式—“托管代种”,破解农村种地增收难题。

  “把土地托管给村上,什么都不用管,还可以到合作社打工挣钱,家里的年轻人也不会为种地的事情分心了。”老幼村村民杨绍元说,土地托管后,村里的700余名年轻人可以安心到城里去打工,一年下来,加上股份合作社的分工和打工挣的钱,人均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,真正尝到了“土地托管”的甜头。

  老幼村采取“党支部+合作社+农户”的发展模式,由党支部领办股份经济合作社,申请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项目,结合撂荒地整治,以“托管代种”模式,全面托管全村1700余亩耕地,实施特色农作物和露天蔬菜种植项目,共完成215亩冬小麦、600亩蚕豆、300亩油菜、150亩露天蔬菜种植任务,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,年产值达到70余万元。同时与广东省深圳市广大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签订了种植订单合同,通过“以销定产”模式完成260吨“供港澳”蔬菜销售,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5余万元,带动周边村社群众就地就近就业,实现在自家地里务工就业增收。

编辑:崔永焘
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